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改教研>详细内容

教改教研

云品育才映丝路 桴引商舸海天阔 ——经济与管理学院进企业开展接地气的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8 16:32:02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专业建设与课程内容更加贴合本地特色产业需求,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了一次深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贸易企业聚集园区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两个与园区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专业参与,专任教师和主要辅导员悉数加入,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交流,为学院相关专业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方向。

 

099dda95b27f41ca8857e99be3fbbec2.Jpeg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贸易企业聚集园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矣六街道怡安路367号,毗邻中老铁路货运始发站王家营西站。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园区已入驻412家企业,累计完成进出口额59.22亿元,并与20家外贸生态链服务商达成合作。园区重点围绕“两亚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以及跨境电商中心、数字服务贸易中心等八大核心布局,为省内外国际国内贸易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流程外贸综合服务。


c4393124bbc04b76a2969de6b292690e.Jpeg

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基本情况


d4f7d5e869494951805fdbc5e71263d6.Jpeg

园区从选品到直播销售再到智慧冷链物流全链路


e3724dea20d54ca4ab1eca6a0c1122a4.Jpeg

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及企业情况和人才需求规划


云南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和地理区位优势,孕育了文旅、高原特色农产品等独一无二的产业。从鲜花、咖啡到茶叶、香料,这些自然生物产品在南亚东南亚的历史人文环境中绽放异彩,贸易往来源远流长。然而,受限于基础配套环境等复杂因素,这些特色产业未能大规模发展,众多村域、县域特色产业缺乏品牌和现代化商业经营,陷入了“守着金矿却要饭”的困境。


8561d001ab0747dea5af49757fb7de82.Jpeg

众多云南特色优势产品在园区有待搭乘数字经济走出云南


554c92e8a71c4ee18f0c86b57bf46c80.Jpeg

工作人员介绍相关产品和企业情况


不同于资源采掘类产业,云南的香料、高原绿色农产等特色产业依托天然气候、土壤和地理环境,具有可持续、生态友好的独特优势。但这些产品和行业却因缺乏现代商业品牌营销推广,知名度低,附加值无法充分体现,虽品质上乘,却因物流效率、商业配套服务品质等问题,难以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dcaf9659f9da4baab60dab1dc9513e61.Jpeg

众多本土知名企业也迫切希望转型升级也在纷纷开拓直播销售


在园区内,学院教师团队深入了解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人才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表示,企业园区一层的直播选品中心可作为学生商品信息采集和直播销售策划的专业认知实习场地。同时,应用越南语专业的学生也可在此进行双语网络营销及直播实践教学。


0f92cc42eeb14402b64d202903c81a20.Jpeg

选品中心包含全省产品选品和直播功能


d5fc4c39f5d040449591ae0b33d20b9a.Jpeg

选品中心同时涵盖了南亚东南亚产品


此外,二楼的25个标准隔音直播间在入驻企业白天不直播时可供洽谈使用,负一层的智慧物流和冷链物流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专业认知实习的平台。园区的人力资源和金融财税企业联合办公区域也为学院各专业及小语种 + 留学生提供了出海就业服务。专业教师希望在学院和企业的支持下,这些场地能够成为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和学院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企业对校企合作及挂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充满期待,这为学院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


36e7a1592e474d768937f03db4f2ae59.Jpeg

园区标准化直播间如能作为校外实训场地既能缓解学院场地瓶颈又能增加与企业的交流


a60f8496b64041458163911903eff666.Jpeg

园区高规格标准化直播间白天可空闲提供教学合作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还与园区的云南九州通医药集团进行了深入的人才需求、课程教学内容、实习就业等方面合作的洽谈交流。云南九州通医药集团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数字化医药分销与供应链业务、总代品牌推广业务、医药工业自产及OEM业务等多个领域。通过此次交流,双方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教育链产业链对接路径等方面形成了深化合作共识,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也为专业课程内容的优化提供了实践依据。


0f3138c185f6491c9e0d88637e7504a6.Jpeg

与企业交流讨论人才培养和课程调整


a2dbf982e9d9405baf5f2ed289a4fd6c.Jpeg

到访对学院毕业生有需求的产业园企业


在与园区奥斯迪电商产业园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学院何俊、陈妍宏副院长介绍学院拥有小语种专业和东南亚留学生后,被引荐给园区头部的人力资源公司——厚致百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双方就留学生、小语种学生以及国际化商贸人才出海就业,以及针对岗位实际需求技能的培养提升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初步达成了交流合作意向。


fee0e0a2219f4111ab898557e7260ded.Jpeg

学院领导结合学院特点探讨交流留学生及小语种人才出海


通过面对面与国际商贸服务企业交流,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真实了解了企业痛点,结合企业反馈,收获了本地特色产业待挖掘和提升改善的方向。这不仅解决了教学内容符合标准却不接地气的问题,也为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校企合作设计联动,自贸区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提供了支撑,为后续教学和专业建设接地气,以学生为中心,服务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奠定了基础。

结合调研途中大家学习的《习近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里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日常教学教研不能仅停留在办公室里形式化的关门发言,老师做“发言家”、“指标家”培养学生当“做题家”、“比赛家”,而应更多地走进企业,挖掘“商机宝藏”真实的多主动去企业问难处,把学生培养成能接地气帮助商家和企业解决问题的“实干家”。商贸领域的小语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需要更多的“在商言商”,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特色,服务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将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经验,努力提升对本地基础条件、资源禀赋、行业发展情况接地气的认知,为云南特色产业的腾飞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赵磊

责编:钟怀滴

初审:何俊

终审:赵永江

 

分享到:
【打印正文】